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5〕5号)文件精神和东北电力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相关规定,结合我校一志愿考生生源情况,拟在部分专业接收调剂生,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具体接收调剂专业及调剂人数见附件1。
一、基本条件
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含加分,下同)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国家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符合申请调入我校相关专业的基本要求(包括第一志愿专业范围、本科专业范围、初试科目、初试成绩要求等);
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4.第一志愿报考工学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出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国家A类地区工学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我校工学照顾专业的,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国家A类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体育学与体育硕士调剂按本类照顾专业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执行。
5.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等7个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且初试成绩同时符合调出专业和调入专业在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该7个专业学位。
6.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调剂到我校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国家A类地区相关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的,可申请调剂到该专项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符合我校确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调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考生,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7.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接受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调剂。非定向考生申请调剂非全日制,须在复试前提交调剂申请书和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见附件2),并在拟录取后签署定向协议。
二、具体要求
1.所有考生(含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与普通计划之间调剂的考生等)调剂申请均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yztj)进行,严禁通过其他渠道接受考生调剂申请。
2.我校调剂系统每次开放持续时间不低于12小时。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最长不超过36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锁定解除,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3.对申请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我校按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严禁将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单位、毕业院校、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严禁以考生所在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非学业水平标准限定调剂生源范围;严禁设置歧视性调剂条件;严禁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以外的其他渠道接受调剂考生。
4.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的招生学院应提前告知考生所用网络平台,且应提前组织考生进行平台模拟演练。要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提高防范作弊水平,提前研究防范通过AI技术作弊的有效措施。同时招生学院应确定备用技术平台以应对突发偶发情况。
5.参加网络远程复试的考生应在安静、明亮、封闭的房间内独立参加复试。复试采用“双机位”模式,即需要两台带摄像头的设备,其中一台设备需携带麦克风。带有麦克风和摄像头的主设备从正面拍摄,另一台副设备从考生侧后方(45°)拍摄。网络远程复试平台支持手机访问,但手机受到视频效果、网络稳定性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影响到复试过程和效果,建议考生首选电脑+有线网络。
6.采用网络远程复试方式的招生学院应在复试前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生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等进行严格审查核验,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网络远程复试时,要积极运用“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等技术,并通过综合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等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严防复试“替考”。
7.其他要求按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规定执行。
三、调剂流程
1.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申请调剂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凭本人账号和密码进入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2.各招生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查申请调剂考生情况,最终确定调剂人选,并在每次调剂系统关闭后24小时内发放第一批复试通知。未接到复试通知的志愿将在系统中保留,因考生放弃等原因造成空缺时,将优先在已有志愿中增补。
3.考生应在接到复试通知后12小时内,重新登录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确认接受复试通知。如不参加复试,可拒绝复试通知。
4.接受复试通知的考生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和各招生学院网站,查看复试工作办法和复试要求、需准备的材料、复试时间和地点,按复试科目复习参加复试。
5.复试结束后3日内,我校将通过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向录取考生发放待录取通知,考生应在24小时内接受待录取通知。对于没有按时确认的考生,各招生学院应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逐一联系考生进行确认。
6.考生应慎重接受待录取通知,接受后一律不予解除。
四、调剂服务系统开放时间安排
各招生学院拟接收调剂专业调剂系统开通时间见附件1。截止到调剂系统关闭时间为止仍未达到调剂人数的专业可自主决定是否顺延调剂系统关闭时间。
如遇调剂系统繁忙无法登录情况,将顺延关闭时间。
首批调剂考生复试结束后,如需再次开通调剂系统,我校将在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网站(http://grad.neepu.edu.cn/)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
五、调剂服务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1.考生应提前登录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调剂系统使用说明,了解相关调剂规则。
2.调剂志愿如被修改,意味着取消了我校的调剂志愿,将不能被我校查询到调剂志愿。我校首批复试通知预计在调剂系统关闭后24小时内发放,考生尽量不要在此时间前修改我校调剂志愿,否则将失去调剂机会。
3.调剂系统关闭后,我校将在已提交调剂志愿考生中进行筛选。对于不符合我校调剂要求的考生,我校将及时解除调剂志愿。
4.后续如因考生放弃复试资格产生空额,将优先在系统中已有的调剂志愿增补。如考生已修改调剂志愿,将失去调剂机会。
5.考生应提前登录研招网测试本人账号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及时联系研招网客服,以免调剂系统开通后无法报名,错失调剂机会。
6.有意向调剂我校的考生,请提前查看我校调剂公告,了解相关调剂要求,避免浪费调剂机会。
六、联系方式
研招办联系人:郎老师;联系电话:0432-64806432
联系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169号
联系邮箱:dbdlyzb@163.com
东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http://grad.neepu.edu.cn
各招生学院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请查看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和各招生学院网站发布的通知。